当前位置: 中国财经消费报 > 微商 > 正文
首页

12年,长成“老大”——良品铺子的崛起密码_微商日报_中国微商门户网新闻中心

时间:2021-11-16 12:37
分享到:

导读:仅仅12年,就从一家门店,成长为中国零食零售业的“老大”。说起“零食”,就立刻会想到它,这就是眼下火遍全国的良品铺子。良品铺子招股说明书显示,2017年,公司营业收入54.24亿

仅仅12年,就从一家门店,成长为中国零食零售业的“老大”。说起“零食”,就立刻会想到它,这就是眼下火遍全国的良品铺子。良品铺子招股说明书显示,2017年,公司营业收入54.24亿元,线下门店总数已达2064家。

大数据与小零食

“我们做的不是买卖,而是研究人的需求。”良品铺子董事长杨红春这样评论自己经营的大生意。

从创业伊始至今,良品铺子一直在研究和满足顾客不停变换的“口味”与需求,从生产、仓储,到物流、销售等每个环节,都全力“讨好”消费者。

2006年,杨红春在汉口解放大道武汉广场对面,开了第一家门店。他带领团队蹲点两个月,摸清消费者最爱吃的品种和口味。他还花了近一年时间,跑了全国上百家工厂,探究受欢迎的零食是怎样做出来的,光机票就花了10多万元。

在良品铺子的研发队伍中有一支约100人的奇怪团队,专门观察、研究消费者喜好。比如,小小的花生,湖北人喜欢蒜香、五香口味,而湖南人则最喜欢原味。

进入“新零售时代”,这样的“人海战术”难以为继。两年前,良品铺子开始使用大数据技术。

良品铺子建立了顾客体验全程管理体系,其中的“顾客心声”系统,通过顾客投诉追溯定责,寻找分析根源并解决。“如果某种产品,很多顾客都说口感偏硬,我们就会重新研发调整口感。海量的顾客声音,是我们分析顾客需求和驱动企业运行的关键数据。”该公司副总裁赵刚说。

据介绍,2017年良品铺子收集线上线下顾客反馈的数据2225万条,全网评价数据2199万条。“如今,良品铺子销售的1500款零食,全部是从消费大数据中获取精确的会员画像,预测不同的消费需求而研发的。可以说,12年来,每一款零食背后,走心的消费者洞察和调研从未缺席。”赵刚说。

从田间到舌尖

一粒坚果好不好吃,对于消费者来说只是一瞬间的体验。对于良品铺子,从原料到产品,却经历数十道“质量关卡”。“立于品牌的良品铺子,扎根在质量。从田间到消费者的舌尖,全链条监控品质。”赵刚揭秘了良品铺子崛起的第二个密码。

良品铺子的产品来自100多家供应商,虽没有自己的生产工厂,良品铺子却制定了100多条标准,保证品质。

良品铺子投资1000多万元建设检测中心,拥有全国休闲食品行业第一家通过国家认证的实验室,所有产品上架前须通过检测,供货商的淘汰率达到30%。

为了保证品质,良品铺子还亮出了不少“尖板眼”。

2008年,良品铺子年利润仅300万元,却投资1000万元上线了门店信息化管理系统。这个信息化系统为库存管理、调度智能物流、打通会员体系提供支持,更好保障产品质量和顾客体验。

赵刚举了一个例子:大受欢迎的香辣藕丁,当门店库存告急时,系统会将数量反馈给工厂,工厂自动给洪湖莲藕生产基地下订单,基地组织农民挖藕,藕很快运到工厂生产加工后,在门店藕丁卖完之前就送到该门店,整个过程全部都通过这个系统支撑,既不会让门店缺货,又不会让藕农多挖藕。“只有这样,才能保证食物的新鲜,我们要求从生产到消费者手中,一般不超过27天。”赵刚说。

目前,良品铺子正分批次在产品包装过程中,植入溯源系统。以坚果为例,扫一扫包装上识别码,就可知原料产地,生长期的温度、雨水,生产的机器、经手人员等“档案”,逐步构建起从源头把控筛选的数据库。

将顾客变粉丝

良品铺子是一家很“潮”的企业。

开门店、进军电商、玩转社交平台、布局O2O……良品铺子每一步都抓住顾客需求,踩准风口。

来源: 微商新闻网|||微商新闻网(显示微商门户网则为投稿或本站原创) 责任编辑:互联网
免责声明:
  • 注明“来源:中国财经消费报”的所有作品,版权均属于中国财经消费报,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、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;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,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,并注明"来源:中国财经消费报";违反上述声明者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
12年,长成“老大”——良品铺子的崛起密码_微商日报_中国微商门户网新闻中心

导读:仅仅12年,就从一家门店,成长为中国零食零售业的“老大”。说起“零食”,就立刻会想到它,这就是眼下火遍全国的良品铺子。良品铺子招股说明书显示,2017年,公司营业收入54.24亿

仅仅12年,就从一家门店,成长为中国零食零售业的“老大”。说起“零食”,就立刻会想到它,这就是眼下火遍全国的良品铺子。良品铺子招股说明书显示,2017年,公司营业收入54.24亿元,线下门店总数已达2064家。

大数据与小零食

“我们做的不是买卖,而是研究人的需求。”良品铺子董事长杨红春这样评论自己经营的大生意。

从创业伊始至今,良品铺子一直在研究和满足顾客不停变换的“口味”与需求,从生产、仓储,到物流、销售等每个环节,都全力“讨好”消费者。

2006年,杨红春在汉口解放大道武汉广场对面,开了第一家门店。他带领团队蹲点两个月,摸清消费者最爱吃的品种和口味。他还花了近一年时间,跑了全国上百家工厂,探究受欢迎的零食是怎样做出来的,光机票就花了10多万元。

在良品铺子的研发队伍中有一支约100人的奇怪团队,专门观察、研究消费者喜好。比如,小小的花生,湖北人喜欢蒜香、五香口味,而湖南人则最喜欢原味。

进入“新零售时代”,这样的“人海战术”难以为继。两年前,良品铺子开始使用大数据技术。

良品铺子建立了顾客体验全程管理体系,其中的“顾客心声”系统,通过顾客投诉追溯定责,寻找分析根源并解决。“如果某种产品,很多顾客都说口感偏硬,我们就会重新研发调整口感。海量的顾客声音,是我们分析顾客需求和驱动企业运行的关键数据。”该公司副总裁赵刚说。

据介绍,2017年良品铺子收集线上线下顾客反馈的数据2225万条,全网评价数据2199万条。“如今,良品铺子销售的1500款零食,全部是从消费大数据中获取精确的会员画像,预测不同的消费需求而研发的。可以说,12年来,每一款零食背后,走心的消费者洞察和调研从未缺席。”赵刚说。

从田间到舌尖

一粒坚果好不好吃,对于消费者来说只是一瞬间的体验。对于良品铺子,从原料到产品,却经历数十道“质量关卡”。“立于品牌的良品铺子,扎根在质量。从田间到消费者的舌尖,全链条监控品质。”赵刚揭秘了良品铺子崛起的第二个密码。

良品铺子的产品来自100多家供应商,虽没有自己的生产工厂,良品铺子却制定了100多条标准,保证品质。

良品铺子投资1000多万元建设检测中心,拥有全国休闲食品行业第一家通过国家认证的实验室,所有产品上架前须通过检测,供货商的淘汰率达到30%。

为了保证品质,良品铺子还亮出了不少“尖板眼”。

2008年,良品铺子年利润仅300万元,却投资1000万元上线了门店信息化管理系统。这个信息化系统为库存管理、调度智能物流、打通会员体系提供支持,更好保障产品质量和顾客体验。

赵刚举了一个例子:大受欢迎的香辣藕丁,当门店库存告急时,系统会将数量反馈给工厂,工厂自动给洪湖莲藕生产基地下订单,基地组织农民挖藕,藕很快运到工厂生产加工后,在门店藕丁卖完之前就送到该门店,整个过程全部都通过这个系统支撑,既不会让门店缺货,又不会让藕农多挖藕。“只有这样,才能保证食物的新鲜,我们要求从生产到消费者手中,一般不超过27天。”赵刚说。

目前,良品铺子正分批次在产品包装过程中,植入溯源系统。以坚果为例,扫一扫包装上识别码,就可知原料产地,生长期的温度、雨水,生产的机器、经手人员等“档案”,逐步构建起从源头把控筛选的数据库。

将顾客变粉丝

良品铺子是一家很“潮”的企业。

开门店、进军电商、玩转社交平台、布局O2O……良品铺子每一步都抓住顾客需求,踩准风口。

标签: [责任编辑]:互联网
免责声明:
  • 注明“来源:中国财经消费报”的所有作品,版权均属于中国财经消费报,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、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;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,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,并注明"来源:中国财经消费报";违反上述声明者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
相关阅读